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封金匱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封金匱
封金匱為中醫導引術語及養生功法之名,其名取象於「金匱」喻男子精室,旨在固攝精關,防治夢遺滑精。此功法結合經絡理論與臟腑調理,透過肢體動作與呼吸吐納,達到斂精安神之效。
理論基礎
中醫認為,精為人身三寶(精、氣、神)之一,藏於腎而主封藏。若腎氣不固或相火妄動,易致精關不守,出現遺精、滑精等症。金匱一詞,源於《金匱要略》,此處借指精室,強調封藏之要。功法透過揉摩臍腹與脅肋,刺激任脈、帶脈及肝經,調和氣血,使腎氣內守。
功法操作
- 調息凝神:寤寐之際,先行靜坐調息,排除雜念,使心神安定。
- 揉摩臍腹:以左手繞臍部逆時針揉摩十四次(二七),再換右手同法操作。臍為神闕穴所在,屬任脈,與腎氣相通,揉之可溫養下元。
- 搓摩脅肋:雙手沿兩側脅肋上下搓摩。脅肋為肝經所布,搓之能疏肝理氣,助氣機升降,避免相火擾動精室。
- 搖擺身軀:雙手叉腰,緩慢搖擺腰部七次,活絡帶脈,強化下焦氣化功能。
- 屈足側臥:最後屈膝側臥,形如弓狀,此姿勢能自然收斂氣機,符合「臥則血歸於肝」之理,進一步安定神魂。
中醫機理
此功法融合「形神共養」原則:
- 形動:透過外肢體動作導引氣血,刺激特定經穴。臍腹屬脾腎,脅肋屬肝膽,揉搓此二處可調理肝脾腎三臟,使精血互化,氣機調達。
- 神靜:調息與側臥助心腎相交,水火既濟,從根本減少虛火擾精之弊。
封金匱不僅為防遺之術,亦屬傳統養生「房中導引」之一環,體現中醫「上工治未病」之預防思想,透過日常導引固護先天之本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