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封固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封固
封固為氣功內丹術之重要術語,意指以溫養之法,將神與氣凝聚於氣穴(通常指下丹田),為內丹修煉中關鍵步驟之一。《慧命經》有云:「封固者,溫養之義。停息而非閉息,乃用文火,將神氣俱伏於氣穴耳,隨後火逼金行,待其有行動之機,則周天武火,自此起運也。」此段闡明封固之核心在於以文火(溫和之意念與呼吸)調和神氣,使其自然蟄伏於氣穴,待氣機萌動後,再轉以武火(較強烈的意念與呼吸)推動周天運行。
中醫理論基礎
封固之概念與中醫「精、氣、神」理論密切相關。中醫認為,精為生命之本,氣為動力之源,神為主宰之樞。封固即是通過調息與凝神,使三者交融於丹田,進而激發先天之氣(元氣)。此過程類似於《黃帝內經》所述「恬惔虛無,真氣從之」的養生原則,強調心神安寧與氣息調和對於氣血運行之重要性。
與內丹術之關係
在內丹修煉中,封固亦稱「封爐」,為「煉精化氣」階段之關鍵。其作用在於鞏固爐鼎(身體),防止精氣外泄,並通過文火溫養,使精氣逐漸轉化為先天之炁。此階段需掌握「火候」,即調節意念與呼吸之強弱:文火主靜,用於溫養;武火主動,用於催動氣脈。若火候得當,則氣機自然發動,循任督二脈運行,形成小周天。
具體操作與應用
封固之實踐,常結合調息與觀想:
- 調息:呼吸輕柔綿長,似有若無,稱為「停息」,不同於強行閉氣。
- 凝神:意念專注於氣穴,神氣相合,如《丹經》所言「神返身中氣自回」。
- 溫養:保持身心鬆靜,使氣穴自然生熱,此即「火逼金行」之象,為周天運行之前兆。
此技法不僅用於內丹修煉,亦與中醫養生之「守丹田」「意守氣海」等法相通,目的皆在培補元氣、調和陰陽。
總結
封固為內丹術中承上啟下之要訣,融合中醫氣血理論與道家修煉思想,通過神氣相抱、文火溫養,為進階功夫奠定基礎。其精髓在於順應自然,以柔制剛,體現中醫「陰平陽秘」之養生智慧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