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疰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風疰,病名。出《經效產寶》卷中產後中風方論第二十三:「產後中風,腰背強直,時時反張,名風疰。」多因產傷動血氣,復起早勞動,氣虛而風邪乘之,不宜當真中風治,可用華佗愈風散(荊芥穗一味,焙乾研末,每服三錢,童便調,以鼻飼投藥)。即風註,見《太平聖惠方》卷五十六,詳該條。
風疰,又稱“風註”,是產後中風的一種。產後中風,是指產後出現中風的症狀,包括頭痛、眩暈、嘔吐、肢體麻木、半身不遂等。風疰的症狀是腰背強直,時時反張,多因產傷動血氣,復起早勞動,氣虛而風邪乘之。治療上,不宜當真中風治,可用華佗愈風散(荊芥穗一味,焙乾研末,每服三錢,童便調,以鼻飼投藥)。
風疰的病因是產傷動血氣,復起早勞動,氣虛而風邪乘之。產傷動血氣,是指產後由於分娩過程中產道損傷,導致氣血失調,風邪乘虛而入。復起早勞動,是指產後過早起床勞動,耗傷氣血,使氣虛更加嚴重。氣虛而風邪乘之,是指產後氣虛,風邪乘虛而入,導致風疰的發生。
風疰的症狀是腰背強直,時時反張。腰背強直,是指腰背部肌肉緊張,活動受限。時時反張,是指腰背部肌肉不自主地反張。
風疰的治療,不宜當真中風治。當真中風治,是指用治療中風的方法治療風疰。風疰和中風雖然都有頭痛、眩暈、嘔吐、肢體麻木、半身不遂等症狀,但病因不同,治療方法也不同。風疰的病因是產傷動血氣,復起早勞動,氣虛而風邪乘之,治療上應以補氣扶正、祛風散寒為主。當真中風治,是用治療中風的方法治療風疰,不但不能治好風疰,還可能加重病情。
風疰的治療,可用華佗愈風散(荊芥穗一味,焙乾研末,每服三錢,童便調,以鼻飼投藥)。華佗愈風散,具有祛風散寒、通絡止痛的功效。荊芥穗,具有祛風散寒、止痛的功效。童便,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。風疰的患者,可用華佗愈風散治療,以達到祛風散寒、通絡止痛的目的。
風疰的預防,主要是避免產傷動血氣,復起早勞動,氣虛而風邪乘之。產傷動血氣,可以通過產前做好產前檢查,避免難產,減少產傷的發生。復起早勞動,可以通過產後適當休息,避免過早起床勞動。氣虛而風邪乘之,可以通過產後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,增強體質,提高抵抗力。
風疰是產後中風的一種,多因產傷動血氣,復起早勞動,氣虛而風邪乘之。治療上,不宜當真中風治,可用華佗愈風散(荊芥穗一味,焙乾研末,每服三錢,童便調,以鼻飼投藥)。風疰的預防,主要是避免產傷動血氣,復起早勞動,氣虛而風邪乘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