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表實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表實

表實為中醫病證名,屬外感表證之一類,主要因外邪侵襲肌表,正氣奮起抗邪,導致腠理閉塞、衛陽鬱遏所致。其病理特點在於邪盛正未虛,正邪交爭劇烈,表現為一派實性證候。

病因病機

表實證多由風寒之邪外襲所致。寒性收引凝滯,風寒客於肌表,衛陽被遏,腠理緊閉,營衛運行不暢,故見無汗、頭身疼痛等症。此外,若患者素體陽氣偏盛,感邪後正氣抗爭有力,亦易形成表實之證。

臨床表現

表實證除具備表證基本特徵(如惡寒、發熱、脈浮)外,尤以以下症狀為辨證關鍵:

  1. 無汗:因寒邪束表,腠理密閉,津液不得外泄。
  2. 頭身疼痛:寒主收引,經絡氣血受阻,「不通則痛」。
  3. 脈浮緊:浮主表,緊主寒,反映寒邪束縛肌表之象。
  4. 或兼見鼻塞、流清涕、咳喘等肺氣失宣之症。

鑑別診斷

  • 表虛證:同屬表證,但以汗出、脈浮緩為特徵,因衛氣不固、腠理疏鬆所致。
  • 裏實證:病位在裏,可見高熱、煩渴、腹滿痛等,無表證特徵。

治法與方藥

表實證治宜發汗解表,以開泄腠理、驅邪外出。經典方劑如:

  • 麻黃湯(《傷寒論》):麻黃、桂枝、杏仁、甘草,專治風寒表實無汗之證。
  • 葛根湯:適用於表實兼項背強痛者。

與經絡臟腑關係

表實證主要涉及太陽經,因足太陽膀胱經主一身之表,風寒外襲,太陽經氣不利,故見頭項強痛。此外,肺合皮毛,表實證常影響肺氣宣降,而見咳嗽氣逆等症。

歷史淵源

《傷寒論》中「太陽病,頭痛發熱,身疼腰痛,骨節疼痛,惡風無汗而喘者,麻黃湯主之」即為表實證的經典論述,後世醫家亦多宗此說,強調辨別表實與表虛為外感病辨證之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