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沿爛眼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風沿爛眼

病名:風沿爛眼,又稱「眼弦赤爛生蟲」、「風沿爛」,屬中醫眼科疾病範疇。此病名首見於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,其記載指出,此症多因風邪沿眼系上犯,兼有膈中積熱,或因飲食不節、情志鬱怒,導致痰濁內生、氣機不暢。濁氣不降,清陽不升,久而化火,火熾則津液耗傷,眼瞼邊緣因膿漬而腫潰,甚則生細小蟲絲,纏綿難癒,且伴隨劇烈瘙癢。

病因病機

  1. 風熱上攻:風為陽邪,易襲上部,與熱相合,燻灼眼瞼,致赤爛生瘡。
  2. 脾胃濕熱: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脾胃運化失職,濕熱內蘊,上蒸於目。
  3. 情志化火:怒氣傷肝,肝鬱化火,火性上炎,燔灼眼弦。
  4. 痰濁瘀阻:痰濕與熱毒膠結,阻滯氣血,使眼瞼邊緣潰爛日久不癒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眼瞼邊緣紅赤潰爛,甚則膿血交加。
  • 瞼弦處或見細小蟲絲(類似現代醫學所稱瞼緣炎之分泌物或寄生蟲感染跡象)。
  • 患處瘙癢難忍,反覆發作,遷延數年。

治法與方藥

  1. 疏風清熱:以祛風藥配伍清熱解毒之品,如防風、薄荷、連翹。
  2. 瀉火解毒:黃芩、黃連、黃柏(三黃湯加減)清泄三焦火毒。
  3. 化痰通絡:陳皮、半夏、茯苓等化痰濁,佐以川芎、赤芍活血通絡。
  4. 健脾除濕:若因脾胃濕熱,可加白朮、蒼朮、薏苡仁以健脾滲濕。

相關典籍參照
此症與「眼弦赤爛」相似,然「風沿爛眼」更強調風邪與痰熱膠結、蟲蝕為患的特點,治療上需標本兼顧,除清熱祛風外,亦當調理氣血、化痰祛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