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水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風水腫

風水腫是一種病證名,屬於水腫的一種表現,也稱為風水。它是由脾腎氣虛和汗出當風等原因引起的。

根據《太平聖惠方》卷五十四的記載,風水腫主要是由脾腎氣虛所致。腎功能虛弱使身體虛弱,虛弱則會出汗,而出汗時若受風的刺激,就會使風氣進入體內,再循環回腎臟,此時脾臟虛弱又不能控制水分,因此水分會散溢到皮膚上,同時與風濕相結合,就形成了風水腫。

風水腫的症狀表現為全身浮腫、皮膚緊繃,甚至出現裂口。患者呼吸急促,胸悶氣短,無法平躺。此外,患者還會感到關節疼痛,四肢無力,怕風,腳弱,脈搏浮緊。

治療風水腫的方法主要包括散風祛濕、健脾補腎和通利小便等。可以使用防風、麻黃、白芷等藥物來散風祛濕,使用黃芪、山藥、茯苓等藥物來健脾補腎,使用澤瀉、車前子、白茅根等藥物來通利小便。

預防風水腫的方法包括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,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,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,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

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,並在治療期間遵醫囑服藥,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。如果症狀沒有改善,或者出現其他不良反應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