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勝則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風勝則動,中醫名詞,出自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。風氣偏勝則病癥表現搖動性或游走多變的特點。如游走性的關節肌肉疼痛、眩暈、震顫、四肢抽搐、角弓反張、口眼斜視、卒然昏僕等。

風勝則動,是指風氣偏勝,導致人體出現一系列以搖動性或游走多變為特點的病理表現。風氣偏勝,可導致人體氣血運行失常,經絡不通,筋脈失養,從而出現關節肌肉疼痛、眩暈、震顫、四肢抽搐、角弓反張、口眼斜視、卒然昏僕等症狀。

風勝則動,是一種常見的病理現象,臨床上多見於風邪外襲、肝風內動、痰濕阻絡等病症。風邪外襲,可導致人體感受風邪,風邪入侵人體,阻遏經絡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從而出現關節肌肉疼痛、眩暈、震顫等症狀。肝風內動,是指肝陽上亢,肝風內動,導致氣血逆亂,經絡不通,筋脈失養,從而出現頭痛、眩暈、震顫、四肢抽搐等症狀。痰濕阻絡,是指痰濕內生,阻遏經絡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從而出現關節肌肉疼痛、眩暈、震顫等症狀。

風勝則動,是中醫辨證論治的重要依據。臨床上,在辨證論治時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辨明風勝則動的病因病機,從而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。

風勝則動,是一種常見的病理現象,但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在出現風勝則動的症狀時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