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風疝

風疝是一種由足厥陰肝經逆氣引起的疝症。《素問.四時刺逆從論》中提到,「厥陰滑為狐疝」,所謂的「狐」是指狐狸,因為狐狸的尾巴長而活潑,所以風疝患者的疝氣常在下腹部來回移動。《醫學入門.疝氣》中提到,「風疝者,非外風也,乃肝木陽臟氣動之風」,這裡的「風」指的是肝臟氣機逆亂引起的風邪,肝臟是人體的疏泄器官,若肝氣不順,就會導致肝陽上亢,從而引發風疝。

風疝的症狀主要包括下腹部疼痛、脹滿和腫塊,腫塊會不斷在下腹部移動。如果疝氣卡在腹股溝處,還可能出現下肢麻木和疼痛的症狀。風疝的治療主要以中醫中藥為主,常用的中藥有荊芥穗、防風、白芷和川芎等。荊芥穗能疏風解表、宣肺透疹,防風具有祛風除濕、止痙作用,白芷能祛風散寒、通竅止痛,川芎具有活血行氣、祛風止痛作用。此外,針灸、推拿等外治方法也可以用於風疝的治療。

風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膩和辛辣食物。
  2. 保持正常的大便通暢。
  3. 避免受涼。
  4. 適度進行體育鍛煉。
  5. 保持良好的心情。

如果風疝患者出現以下症狀,應立即就醫:

  1. 下腹部疼痛、脹滿和腫塊,且腫塊在下腹部移動。
  2. 出現下肢麻木和疼痛。
  3. 伴有發熱、頭痛和嘔吐。
  4. 出現呼吸困難。
  5. 出現意識模糊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