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痧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風痧(風疹),又名風疹,是一種由風熱之邪侵襲肺胃,鬱於肌膚所致的皮膚病。多見於小兒,發病前常有輕微的咳嗽、發燒等症狀,隨後皮膚會出現細小的紅疹,往往在一天之內即可布遍全身,同時伴有搔癢,一般可於2-3天內消退。風疹消退後,皮膚患部無脫屑,亦不留斑痕。

治療:宜清熱疏風解毒,可內服消風散等中成藥,外用風油精、清涼油等外用藥物。

預防:注意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接觸風寒之邪,平時可多喝水,多吃新鮮蔬果,增強體質,提高抵抗力。

以下是清代林森《痧書》中卷中關於風痧的記載:

風痧,又名風疹。多因外感風熱時邪之氣而鬱於肺胃,發於肌膚所致。證見皮膚忽現細小之紅疹,往往在一天之內即可布遍全身,同時伴有搔癢,一般可於2-3天內消退。風疹消退後,皮膚患部無脫屑,亦不留斑痕。多見於小兒。發疹前一般伴有輕微之咳嗽及發燒,或並食飲納少,腹瀉嘔吐等症。治宜清熱疏風解毒之劑,內服消風散化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