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熱牙疳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風熱牙疳,中醫病名。多因陽明蘊熱與風熱之邪相搏,邪熱上沖,客於牙齦所致。初起症見齒齦紅腫疼痛,發熱或寒熱交作,繼之齒齦糜爛,常易出血,或便秘噁心嘔吐。治宜疏風清熱,瀉火解毒。可選用黃連解毒湯、玉女煎等加疏風之品。保持口腔清潔。以銀花,薄荷、連翹、甘草煎湯漱口。
風熱牙疳,古籍《醫宗金鑒》中記載:「牙疳者,牙齦紅腫疼痛,或發熱,或寒熱交作,或便秘,或噁心嘔吐,或齒齦糜爛,常易出血,此皆風熱之邪,客於牙齦所致也。」
風熱牙疳的病因,多由於陽明蘊熱與風熱之邪相搏,邪熱上沖,客於牙齦所致。陽明蘊熱,是指由於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或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化火上炎,灼傷津液,導致陽明經脈熱盛,蘊結不散。風熱之邪,是指外感風熱之邪,侵襲人體,或因感受暑熱之邪,內外合邪,蘊結於牙齦,導致牙齦紅腫疼痛。
風熱牙疳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齒齦紅腫疼痛:是風熱牙疳最主要的臨床表現。由於牙齦受到風熱之邪的侵襲,局部充血、水腫,導致牙齦紅腫疼痛。
- 發熱或寒熱交作:風熱牙疳的發熱,多為高熱,可伴有寒戰、頭痛、口渴、煩躁等症狀。由於風熱之邪,上犯頭面,灼傷津液,導致陰液不足,陽氣偏亢,出現發熱。若風熱之邪,與陽明經氣相搏,則可出現寒熱交作。
- 便秘噁心嘔吐:風熱牙疳的便秘,多為燥結便秘,可伴有大便乾燥、排便困難等症狀。由於風熱之邪,傷及腸胃,導致津液耗傷,腸道失潤,出現便秘。若風熱之邪,與陽明經氣相搏,則可出現噁心嘔吐。
- 齒齦糜爛:風熱牙疳的齒齦糜爛,多為淺表性潰瘍,可伴有疼痛、出血等症狀。由於風熱之邪,灼傷牙齦,導致牙齦組織壞死,出現潰瘍。
風熱牙疳的治療,以疏風清熱、瀉火解毒為主。可選用黃連解毒湯、玉女煎等加疏風之品。保持口腔清潔。以銀花,薄荷、連翹、甘草煎湯漱口。
風熱牙疳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- 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肥甘厚味。
- 情志宜舒暢,不宜生氣、鬱悶。
- 注意口腔衛生,勤刷牙漱口。
-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風熱牙疳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牙齦糜爛、牙齒脫落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一旦出現風熱牙疳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