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熱眩運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風熱眩運,病證名。風致上壅所致眩暈。見《醫學正傳.眩運》。《雜病源流犀燭.頭痛源流》:「風熱上沖眩暈,必胸中不利,旋運欲倒。」治宜疏風清熱,用羌活湯、荊黃湯等方。
風熱眩運,是指由於風熱之邪侵襲,上擾清陽,導致眩暈的病證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:眩暈旋轉,頭目脹痛,胸悶煩熱,口乾咽燥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治療上應以疏風清熱為主,可用羌活湯、荊黃湯等方。
風熱眩運的病因病機,主要與風熱之邪侵襲有關。風熱之邪,性升散,易於侵犯人體的頭部,導致清陽之氣上擾,出現眩暈旋轉的症狀。此外,風熱之邪還可導致人體津液耗散,出現口乾咽燥、舌紅苔黃等症狀。
風熱眩運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1.眩暈旋轉:是風熱眩運的主要症狀,患者常常感到天旋地轉,頭目不定。 2.頭目脹痛:風熱之邪侵襲頭部,可導致頭部脹痛,疼痛感可向後枕部放射。 3.胸悶煩熱:風熱之邪侵襲胸部,可導致胸悶煩熱,患者常常感到胸口發悶,難以呼吸。 4.口乾咽燥:風熱之邪耗傷津液,可導致口乾咽燥,患者常常感到口中乾燥,咽喉疼痛。 5.舌紅苔黃:風熱之邪入侵,可導致舌質紅、苔黃,脈弦數。
風熱眩運的治療,應以疏風清熱為主。可用羌活湯、荊黃湯等方。羌活湯由羌活、防風、白芷、細辛、川芎、黃芩、甘草等組成,具有疏風解表、宣肺透熱的作用。荊黃湯由荊芥、黃連、黃芩、薄荷、生薑、大棗等組成,具有疏風清熱、解表透熱的作用。
風熱眩運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1.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等刺激性食物。 2.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 3.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 4.在感冒、發熱等疾病時,要及時治療,避免病情加重。
風熱眩運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