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氣霍亂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風氣霍亂

風氣霍亂為中醫病證名,屬霍亂之一類,主要由外感風邪或風木之氣剋伐脾土所致。此證首載於《癥因脈治》卷四,其病機多因風邪挾寒、熱、濕等外邪,或肝木過亢乘脾,導致脾胃升降失司,清濁相干,發為上吐下瀉、腹絞轉筋等症。

病因病機

  1. 風邪外襲:風為百病之長,易兼夾他邪。風寒、風熱、風濕之邪侵襲肌表,內擾脾胃,使中焦氣機逆亂,清陽不升,濁陰不降,遂成霍亂。
  2. 風木剋脾:肝屬木,主疏泄;脾屬土,主運化。若情志失調或木氣過盛,則肝風內動,橫逆犯脾,致脾土受戕,運化無權,吐瀉交作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主症:驟發頭痛發熱,心腹絞痛,上吐下瀉,甚則四肢轉筋(肌肉痙攣)。
  • 兼症
    • 風寒型:惡寒無汗,吐瀉物清稀,苔白,脈浮緊。
    • 風熱型:身熱口渴,吐瀉物氣穢,舌紅苔黃,脈浮數。
    • 風濕型:身重困倦,胸悶納呆,吐瀉黏滯,脈浮濡。
    • 風木犯脾型:脅脹嗳氣,情志不舒後症狀加劇,脈弦。

辨證論治

  1. 風寒霍亂

    • 治法:疏風散寒,化濕和中。
    • 方藥敗毒散(羌活、獨活、柴胡、前胡等),以解表散寒,升清降濁。
  2. 風熱霍亂

    • 治法:疏風清熱,解毒止瀉。
    • 方藥家秘神術湯(蒼朮、藿香、葛根、黃芩等),清熱化濕,調和脾胃。
  3. 風濕霍亂

    • 治法:祛風勝濕,健脾和中。
    • 方藥海藏神術湯(蒼朮、防風、陳皮、厚朴等),燥濕運脾,理氣止瀉。
  4. 風木犯脾霍亂

    • 治法:疏肝解鬱,扶土抑木。
    • 方藥柴胡防風湯(柴胡、防風、白朮、白芍等),柔肝健脾,調暢氣機。

補充說明

  • 轉筋處理:若見筋脈拘急,可加木瓜、吳茱萸以舒筋活絡,溫中降逆。
  • 病勢演變:風氣霍亂若失治,可耗氣傷津,轉為陰陽離決之危候,故須及早辨明病性,對證施治。

此證與傷寒霍亂、暑濕霍亂有別,其關鍵在於風邪為患,或內風擾動,治療時需注重祛風與調和肝脾,以復中焦升降之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