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瘧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風瘧,病名。瘧疾之一。

1.夏季貪涼受風,復感瘧邪,至秋而發。《素問.金匱真言論》:「秋善病風瘧。」「夏暑汗不出者,秋成風瘧。」《素問.刺瘧篇》:「風瘧,瘧發則汗出惡風。」《素問.生氣通天論》:「魄汗未盡,形弱而氣灼,穴俞以閉,發為風瘧。」證見煩躁、頭痛、惡風、自汗、先熱後寒等。治宜發汗,方用桂枝羌活湯、芎蘇飲、桂枝黃芩湯等。

2.即溫瘧。《雜病源流犀燭.瘧疾源流》:「傷寒餘熱未盡,重感於寒而變瘧,名曰溫瘧,亦名風瘧。」

風瘧是瘧疾的一種,多發於秋季。其發病原因是由於夏季貪涼受風,復感瘧邪,至秋而發。風瘧的臨床表現為煩躁、頭痛、惡風、自汗、先熱後寒等。治療上宜發汗,可用桂枝羌活湯、芎蘇飲、桂枝黃芩湯等。

風瘧與溫瘧的區別在於,風瘧多由夏季貪涼受風所致,而溫瘧則多由傷寒餘熱未盡,重感於寒而變瘧。風瘧的臨床表現為煩躁、頭痛、惡風、自汗、先熱後寒等,而溫瘧的臨床表現則為發熱、寒戰、頭痛、身痛、無汗、舌苔白等。治療上,風瘧宜發汗,可用桂枝羌活湯、芎蘇飲、桂枝黃芩湯等;而溫瘧宜解表散寒,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、葛根黃連黃芩湯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