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秘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風祕

風祕是一種病證名,由風邪搏擊肺臟,而傳至大腸,津液乾燥所致便祕。此病的主要症狀包括大便乾結和排便困難。常見於老年體弱和素有風病者。

根據《證治要訣.大便祕》的治療方法,針對風祕病證可選擇使用以下方劑:小續命湯可去附子倍芍藥,並加入竹瀝兩蜆殼。對於實證患者可使用吞服脾經約麻仁丸,而虛證患者可使用吞服養正丹。

風祕的病因是由於風邪侵犯肺臟,乾燥津液,進而引起便祕。風邪是一種看不見的邪氣,可以侵害人體各個器官。當風邪入侵肺臟時,會導致肺氣失宣,津液乾燥,從而引起大便乾結。此外,風邪亦可引起腸道蠕動功能障礙,導致排便不暢。

風祕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大便乾結和排便困難。患者的大便通常呈現乾燥、硬結、難以排出,且可能需要用力排便,甚至出現便血。風祕多見於老年體弱和素有風病者。

風祕的治療方法主要針對清熱化痰、潤腸通便為主。常用的中藥有麻黃、杏仁、白果、陳皮、甘草、大黃等。此外,亦可配合針灸、推拿等治療方法。

預防風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注意飲食和作息。
  2. 適度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  3. 避免受涼,注意保暖。
  4. 保持大便通暢,不要長時間忍便。
  5. 積極治療原發疾病。

風祕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若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發其他併發症,如腸梗阻、腸穿孔等。因此,若有大便乾結的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