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家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風家
在中醫學中,「風家」一詞首見於《傷寒論》,指平素體質虛弱、易受風邪侵襲而反覆傷風感冒之人。此類患者多因正氣不足,衛外功能失調,致使風邪易乘虛而入,引發表證。
病因病機
風為百病之長,其性輕揚開泄,易襲陽位。風家之體質多與肺衛氣虛相關,肺主皮毛,司衛外,若肺氣不足,則腠理疏鬆,風邪易從皮毛而入。此外,脾虛氣弱、營衛不和亦為常見內因,脾為後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,脾虛則營衛化生不足,衛外不固,故易感風邪。
臨床表現
風家除反覆感冒外,常見症狀包括:
- 惡風、汗出(營衛不和之象)
- 鼻塞、流涕、噴嚏(風邪犯肺)
- 頭痛、身楚(風邪襲表,經絡受阻)
- 脈浮緩或浮弱(表虛之徵)
《傷寒論》提及「風家,表解而不了了者,十二日愈」,意指風家即使表證已解,仍可能殘留輕微不適,此因正氣未復,需待氣血調和,約十二日經氣循環一周後自愈。
治療與調理
風家之治,首重扶正固表。張仲景以桂枝湯為調和營衛、解肌發表之代表方,適用於表虛自汗者。若兼氣虛明顯,可加黃耆(如玉屏風散),益氣固表;若脾虛濕重,則可配合四君子湯健脾化濕。此外,針灸取穴如風池、足三里、肺俞等,亦可增強衛氣,抵禦外邪。
與其他概念的區別
「風家」與「太陽中風」皆涉及風邪為病,但前者強調體質傾向,後者為特定證候。太陽中風屬外感表虛證,以桂枝湯證為典型;風家則為體質描述,未必即時發病,然易反覆感邪。
綜言之,風家之論體現中醫「治未病」思想,強調辨體施治,透過調理體質以杜病根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