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風黃

風黃(又稱風疸)是一種由於風邪侵襲人體,導致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化生黃疸的病證。常見症狀包括身目發黃、發熱、口渴、腹脹、大便溏薄、舌苔白膩及脈滑數等。

病因與機轉

風黃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幾點:

  1. 風邪外襲:風邪是風黃的主要病因,若風邪侵襲人體,可能導致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進而化生黃疸。
  2. 脾失健運:脾失健運狀態可導致水濕內停,進而化生黃疸。
  3. 水濕內停:水濕內停是風黃的主要病理變化。

臨床表現

風黃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身目發黃:身目發黃是風黃的主要臨床表現,其原因為風邪侵襲人體,導致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進而化生黃疸。
  2. 發熱:患者常伴有發熱的症狀,因風邪侵襲人體,陽氣升浮所致。
  3. 口渴:患者常伴有口渴的症狀,因津液耗傷所致。
  4. 腹脹:患者常伴有腹脹的症狀,因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所致。
  5. 大便溏薄:患者常伴有大便溏薄的症狀,因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所致。
  6. 舌苔白膩:患者常伴有舌苔白膩的症狀,因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所致。
  7. 脈滑數:患者常伴有脈滑數的症狀,因陽氣升浮所致。

治療方法

風黃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祛風利濕、健脾和胃。常用方藥包括青龍散、茵陳蒿湯、三黃散等。

預防措施

預防風黃的措施包括:

  1. 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風邪侵襲。
  2. 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3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
  4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若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