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風黃,中醫病名。

  1. 黃病二十八候之一。見《諸病源候論.黃病諸候》:「風黃候,凡人先患風濕,復遇冷氣相搏,則舉身疼痛,發熱而體黃也。」
  2. 三十六黃之一。見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一:「病人受笑,腰背急,手足強,口乾,舌上生瘡,三部脈亂,此是風黃。」臨床治療多用烙法及服祛風藥。
  3. 雜病源流犀燭.諸疸源流》:「風黃,身不黃,獨目黃,其人肥,風不外泄故也。宜青龍散。」

風黃,又稱風疸,是由於風邪侵襲人體,導致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化生黃疸的一種病證。臨床表現為身目發黃,發熱,口渴,腹脹,大便溏薄,舌苔白膩,脈滑數。

風黃的病因病機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風邪外襲:風邪是風黃的主要病因。風邪侵襲人體,可導致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化生黃疸。
  2. 脾失健運:脾主運化水濕,若脾失健運,則水濕內停,化生黃疸。
  3. 水濕內停:水濕內停是風黃的主要病理變化。水濕內停,可導致脾失健運,化生黃疸。

風黃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身目發黃:風黃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身目發黃。由於風邪侵襲人體,導致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化生黃疸,故而出現身目發黃的症狀。
  2. 發熱:風黃患者常常伴有發熱的症狀。由於風邪侵襲人體,導致陽氣升浮,故而出現發熱的症狀。
  3. 口渴:風黃患者常常伴有口渴的症狀。由於風邪侵襲人體,導致津液耗傷,故而出現口渴的症狀。
  4. 腹脹:風黃患者常常伴有腹脹的症狀。由於風邪侵襲人體,導致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故而出現腹脹的症狀。
  5. 大便溏薄:風黃患者常常伴有大便溏薄的症狀。由於風邪侵襲人體,導致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故而出現大便溏薄的症狀。
  6. 舌苔白膩:風黃患者常常伴有舌苔白膩的症狀。由於風邪侵襲人體,導致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故而出現舌苔白膩的症狀。
  7. 脈滑數:風黃患者常常伴有脈滑數的症狀。由於風邪侵襲人體,導致陽氣升浮,故而出現脈滑數的症狀。

風黃的治療,主要以祛風利濕、健脾和胃為主。常用方藥有青龍散、茵陳蒿湯、三黃散等。

風黃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風邪侵襲。
  2. 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3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
  4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風黃是一種常見的黃疸類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