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寒喘逆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風寒喘逆,病證名。風寒鬱於肌表,壅於肺臟所致的喘病。
《症因脈治.喘症論》:「風寒喘逆之症:頭痛身痛,身發寒熱,無汗惡寒,喘咳痰鳴,氣盛息粗。」
脈浮緩為風,浮緊為寒;六脈俱浮,表有風寒;六脈沉數,寒鬱為熱。
治以祛風散寒為主:風氣勝者,散風解表,宜防風瀉白散、防風桔梗湯等方;寒氣勝者,用小青龍湯、三抝湯、麻黃定喘湯等方;寒鬱化熱,兼有嘔吐者,用乾葛竹茹湯、平胃散加減。
風寒喘逆,是指風寒之邪侵襲人體,阻遏肺氣宣發,肺失宣降,氣道不利,出現喘息氣促、痰多、胸悶等症狀的病證。
風寒喘逆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
- 發病急,起病多在冬春季節,常伴有感冒、發熱、頭痛、身痛等症狀。
- 喘息氣促,呼吸急促,胸悶不舒,呼氣時有痰鳴,痰白而稀。
- 咳嗽,咳嗽頻繁,痰多色白,易於咯出。
- 胸痛,胸部脹痛,疼痛可向背部放射。
- 其他症狀,如面色蒼白、四肢冰涼、大汗淋漓等。
風寒喘逆的治療以祛風散寒、宣肺止咳為主。常用方劑有:
- 麻黃:麻黃、桂枝、杏仁、甘草。本方具有發汗解表、宣肺止咳的作用,適用於風寒外感、肺氣壅遏所致的喘息氣促、咳嗽痰多等症。
- 小青龍湯:麻黃、桂枝、白芍、細辛、乾薑、五味子、甘草。本方具有辛溫解表、宣肺散寒、止咳平喘的作用,適用於風寒束表、肺氣鬱閉所致的喘息氣促、咳嗽痰多等症。
- 三抝湯:麻黃、杏仁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。本方具有發汗解表、宣肺止咳的作用,適用於風寒外感、肺氣壅遏所致的喘息氣促、咳嗽痰多等症。
- 平胃散: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。本方具有和胃降逆、止咳平喘的作用,適用於脾胃虛寒、肺氣上逆所致的喘息氣促、咳嗽痰多等症。
風寒喘逆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-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- 飲食清淡,不吃生冷油膩食物。
-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適當運動,增強肺部功能。
風寒喘逆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呼吸衰竭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