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寒喘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風寒喘

風寒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,多由風寒之邪侵襲肺部所致。患者通常會出現咳嗽、氣喘、胸悶、胸痛等症狀。治療上以辛溫解表、宣肺止咳為主,常用藥物有麻黃、杏仁、桂枝、白朮、生薑、大棗等。此外,補益脾胃也是一種輔助方法,常用藥物有黃芪、白朮、山藥、茯苓等。

發病原因

  1. 風寒之邪侵襲肺部:風寒之邪容易侵犯人體的皮毛和肌表。當風寒之邪侵襲後,會刺激肺部的感受器,引起肺部的炎症反應,從而導致咳嗽、氣喘、胸悶、胸痛等症狀。
  2. 肺氣虛弱:肺主一身之氣。若肺氣虛弱,就會導致肺部功能下降,不能正常宣發肅降,從而引起風寒之邪侵襲肺部,引發風寒喘。
  3. 脾胃虛弱: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,若脾胃虛弱,運化功能下降,不能正常將水谷精微輸送到肺部,從而導致肺部津液不足,引起風寒喘。

治療方法

  1. 辛溫解表:常用藥物有麻黃、杏仁、桂枝、白朮、生薑、大棗等。
  2. 宣肺止咳:常用藥物有蘇葉、杏仁、甘草、百合等。
  3. 補益脾胃:常用藥物有黃芪、白朮、山藥、茯苓等。

預防方法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  2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  3. 飲食清淡,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。
  4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5. 適當運動,增強肺部功能。

**注意:**風寒喘若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肺部感染,甚至危及生命,若出現風寒喘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