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關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風關
一、經外奇穴
風關為針灸學中之經外奇穴,首見於《針法穴道記》,主治小兒驚風。其定位有二說:
- 《針法穴道記》:位於食指根部橫紋稍偏外側,刺之見血為度,強調針後須發汗方效。
- 《針灸經外奇穴圖譜》:明確定位於食指掌側,近端指節與中段指節間橫紋中點。
此穴屬手陽明大腸經所過,針刺可瀉陽明風熱,開竅醒神,多用於小兒急症。
二、小兒指紋診法
風關為小兒指紋三關之首(風關、氣關、命關),出自《幼科全書》。指紋顯於食指第一節即風關,主病邪在表,症輕淺,多屬外感風邪或初起熱證。指紋色紅紫為熱,淡滯為寒,浮顯為表證,沉隱為裏證,可結合形色判斷病性。
三、推拿特定部位
於小兒推拿中,風關為「指三關」之一(食指三節腹面分為風關、氣關、命關)。推拿此處可疏風解表,常用手法:
- 直推風關:從指根向指尖方向推,能發散風寒。
- 掐揉法:掐揉風關配合開天門、運太陽,可治小兒外感發熱。
四、中醫理論延伸
風關之「風」字,反映其與風邪的密切關聯。風為百病之長,善行數變,小兒臟腑嬌嫩,易受風邪襲擾。風關作為診療要點,既體現「望指紋」的獨特診法,亦結合經絡穴位與推拿理論,展現中醫「外治內效」的整體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