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表寒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寒證,證名。風寒侵襲肌表所致的表證。《醫學心悟.傷寒主治四字論》:「何謂表寒?傷寒初客太陽,頭痛發熱而惡寒者,名曰外感。」證見惡寒發熱,頭痛,舌苔薄白而潤等。治宜辛溫解表,選用麻黃、桂枝、荊防敗毒散、蔥豉湯等方。參見寒證條。
寒證是指由於感受風寒之邪,侵襲人體肌表,閉阻經絡,陽氣失於宣發,以惡寒發熱,頭痛,無汗,舌苔薄白,脈浮緊等為主要表現的一類外感病證。
寒證的病因病機
寒證的病因是感受風寒之邪。風寒之邪性質寒冷,最易侵襲人體肌表,閉阻經絡,陽氣失於宣發,以惡寒發熱,頭痛,無汗,舌苔薄白,脈浮緊等為主要表現的一類外感病證。
寒證的臨床表現
寒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惡寒發熱,頭痛,無汗,舌苔薄白,脈浮緊等。
惡寒發熱是寒證的主要臨床表現。惡寒是指患者在受寒後,全身感到冷,不想動,常常裹緊衣服,蓋上被子。發熱是指患者體溫升高,常常伴有頭痛、無汗等症狀。
頭痛是寒證的常見症狀。頭痛的部位多在前額,頭痛的性質多為脹痛、沉重感。
無汗是寒證的另一個常見症狀。無汗是指患者皮膚乾燥,不出汗。
舌苔薄白是寒證的常見舌象。舌苔薄白是指舌苔薄而白,不滑不膩。
脈浮緊是寒證的常見脈象。脈浮緊是指脈搏浮而有力,按之有彈性。
寒證的治療
寒證的治療原則是辛溫解表。辛溫解表是指使用辛溫解表的藥物,以發散風寒,宣通陽氣。常用的辛溫解表的藥物有麻黃、桂枝、生薑、大棗等。
寒證的常用方劑
寒證的常用方劑有麻黃湯、桂枝湯、荊防敗毒散、蔥豉湯等。
麻黃湯是治療風寒表證的常用方劑。麻黃湯由麻黃、桂枝、杏仁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麻黃湯具有發汗解表,宣肺散寒的作用。
桂枝湯是治療風寒表證的常用方劑。桂枝湯由桂枝、芍藥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桂枝湯具有解表散寒,調和營衛的作用。
荊防敗毒散是治療風寒外感,兼有風熱的常用方劑。荊防敗毒散由荊芥、防風、薄荷、桔梗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荊防敗毒散具有疏風解表,清熱解毒的作用。
蔥豉湯是治療風寒表證,兼有內有痰飲的常用方劑。蔥豉湯由蔥白、淡豆豉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蔥豉湯具有發汗解表,化痰散寒的作用。
寒證的預防
寒證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1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2、增強體質,提高抵抗力。
3、飲食調養,多吃溫熱的食物。
4、不吃生冷、寒涼的食物。
5、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
6、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7、不熬夜,保持充足的睡眠。
8、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