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齒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風齒,中醫病名。出自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二十九:“手陽明之支脈入於齒。頭面有風,陽明之脈虛,風乘虛,隨脈流入於齒者,則令齒有風,微腫而根浮也。”即牙齒鬆動的病證。
風齒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:一是由於頭面部受風邪侵襲,導致陽明經脈虛弱,風邪乘虛而入,侵犯牙齒,使牙齒鬆動;二是由於牙齒本身的病變,如牙周炎、牙髓炎等,導致牙齒鬆動。
風齒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牙齒鬆動,輕微腫脹,牙根浮起,疼痛不明顯,有時可伴有頭痛、頭暈、耳鳴等症狀。
風齒的治療方法主要有:
- 針灸治療:取風池、合谷、太沖等穴位,針刺或艾灸,可疏通經絡,祛風散寒,緩解疼痛。
- 中藥治療:可用蒼耳子、防風、白芷等中藥煎水服用,具有祛風散寒、通絡止痛的功效。
- 牙周炎、牙髓炎等牙齒本身的病變,應積極治療,以免加重風齒的症狀。
風齒的預防方法主要有:
- 注意口腔衛生,飯後漱口,定期檢查牙齒,預防牙周炎、牙髓炎等牙齒本身的病變。
- 避免頭面部受風邪侵襲,如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時,要注意保暖,戴口罩、帽子等。
-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不熬夜、不抽菸、不喝酒,以增強自身抵抗力。
風齒是一種常見的牙齒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牙齒脫落,影響咀嚼功能。因此,一旦發現有風齒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進行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