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疿子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疿子(也叫疿瘡、痱子)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,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。它的特點是皮膚上會出現紅色或紫紅色的小丘疹,伴有瘙癢的感覺。至今仍不清楚疿子的病因,但可能和遺傳、過敏、摩擦、出汗以及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。

疿子的治療方法如下:

  • 局部用藥: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爐甘石洗劑、薄荷膏等藥物來緩解瘙癢。
  • 口服藥物:可以使用抗組胺藥物來減輕瘙癢。
  • 物理治療:可進行冷敷、熱敷、紫外線照射等物理治療方式以緩解症狀。

疿子通常屬於自限性疾病,大多不需特別治療,一般幾天或幾週內便會自行消退。但若疿子出現嚴重症狀,如發熱、疼痛等,應及時就醫。

雖然疿子是常見的皮膚病,但並不可怕。只要注意個人衛生,避免接觸過敏原,並遵從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,疿子是可以得到治癒的。

以下是一些預防疿子的建議:

  • 保持皮膚清潔,勤洗手。
  • 避免接觸過敏源,如花粉、塵蟎等。
  • 避免摩擦皮膚。
  • 保持皮膚乾燥,避免多汗。
  • 在炎熱的夏季,可以用冷水洗澡或冷敷來紓緩瘙癢。
  • 在醫生指導下,可使用爐甘石洗劑、薄荷膏等藥物來緩解瘙癢。

若疿子嚴重或伴有發熱、疼痛等其他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