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費長房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費長房,東漢著名方士,汝南(今河南境內)人,曾任市椽一職。其傳奇事蹟與中醫文化密切相關,尤以「懸壺」典故最為人稱道。

據《後漢書·方術列傳》記載,費長房於市集見一老翁懸壺賣藥,市罷則跳入壺中,眾人皆未察覺,唯長房得見其異,遂拜老翁為師。老翁授以醫術、符咒及驅邪之法,長房習得後,不僅能療治百病,更能驅鬼除祟,展現醫道與方術結合之特色。此傳說後世衍為「懸壺濟世」一詞,成為行醫代稱,亦反映中醫「醫道通仙」的傳統觀念。

從中醫理論視之,費長房所承之術,可能包含以下內涵:

  1. 壺中天地:隱喻中醫「天人相應」思想,壺象徵人體小宇宙,與外界大宇宙相通,暗合《黃帝內經》「人身一小天地」之論。
  2. 符咒療疾:屬道教醫學範疇,結合祝由十三科等精神療法,透過音律、符號調動氣機,與《千金要方》中「禁咒」之法相類。
  3. 藥術並用:老翁賣藥顯示其精通本草,而長房兼修針砭與巫祝,體現中醫「針藥並施」「形神共調」的特色。

費長房之事蹟雖具神異色彩,然其形象深植醫史,反映漢代醫巫分流過程中,醫者兼融方術與實證的過渡面貌,亦為後世醫家「仁心通神」之典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