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肺欲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肺欲辛
「肺欲辛」為中醫生理學術語,源自《素問·五臟生成》,闡述肺臟與辛味之間的五行相應關係。中醫理論中,肺屬金,辛味亦歸於金行,故辛味能助益肺氣,此即「肺以辛為補」之理。
五行與肺辛相應
五行學說中,肺與大腸同屬金行,主肅降與宣發。辛味具發散、行氣、活血之效,與肺「主氣、司呼吸」的功能相契合。辛味能宣通肺氣,助其布散津液與衛氣,從而維持呼吸通暢與腠理開闔。例如,麻黃、桂枝等辛溫之品,可解表散寒,宣發肺氣,改善風寒束肺之證。
辛味對肺的生理作用
- 宣肺解表:辛味藥材如紫蘇、生薑,能發散外邪,緩解風寒犯肺所致的咳嗽、鼻塞。
- 行氣化痰:辛味配合化痰藥(如陳皮、半夏),可疏通肺絡,化解痰濕壅滯,如二陳湯之應用。
- 溫肺化飲:肺寒痰飲者,可用細辛、乾薑等辛熱藥溫化寒飲,如小青龍湯。
經典理論延伸
《黃帝內經》提出「辛生肺」,強調辛味能助肺氣生發,但需辨證施用。肺氣虛者可藉辛味提振;若肺陰不足或燥熱內盛,則需慎用辛溫,以免耗傷陰液。此即《素問·藏氣法時論》所言「肺苦氣上逆,急食苦以泄之;肺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」的補瀉平衡原則。
綜言之,「肺欲辛」體現中醫五味補瀉理論,透過辛味調動肺氣機能,然其運用須契合臟腑寒熱虛實,方符「謹和五味」之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