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肺與大腸俱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肺與大腸俱虛

肺與大腸俱虛,是指肺氣虛弱,導致大腸功能低下,傳導失司的證候。

肺與大腸相表裡,肺氣虛可導致大腸功能低下,傳導失司,出現表裡俱虛證。《千金要方》卷十七:「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陽俱虛者,手太陰和陽明經俱虛也,病苦耳鳴嘈嘈,時妄見光明,情中不樂,或如恐怖,名曰肺與大腸俱虛也。」

臨床表現為:

  • 耳鳴、嘈雜腸鳴,大便稀溏、不成形,或便秘腹脹。
  • 精神不振,倦怠乏力,面色蒼白,氣短懶言。
  • 舌淡苔白,脈細弱。

治療宜以補肺益氣、健脾和胃為主。可用黃芪、白朮、陳皮、甘草等中藥製成湯劑內服,或用針灸、推拿等外治方法治療。

肺與大腸俱虛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調節情志,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過度勞累,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飲食上宜清淡易消化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