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肺遺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肺遺
肺遺為中醫病證名,指因肺臟功能失調而引發的遺精症狀。此證候首見於明代醫家李中梓所著《醫宗必讀》卷九,書中記載:「肺病而遺者,必皮革毛焦,喘急不利。」意指肺氣虛損或肺熱壅盛時,可能影響水液代謝與氣機宣降,進而擾動精室,導致遺精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肺主氣、司呼吸,主宣發肅降,且「肺主皮毛」,與衛氣運行密切相關。肺臟功能異常可能通過以下途徑影響精室:
- 肺氣虛弱:肺氣不足則衛外不固,營衛失和,夜間陽氣內擾精室,引發夢遺。
- 肺熱壅盛:肺中鬱熱下迫,灼傷陰液,或熱擾精關,導致精液不固。
- 肺陰虧虛:肺陰不足則虛火內生,上灼肺絡,下動相火,引發遺精。
臨床表現
肺遺除遺精外,常伴隨肺系症狀,如:
- 皮毛枯焦:肺失宣發,津液不布,皮膚乾燥無澤。
- 喘促氣短:肺氣不利,呼吸急促或胸悶。
- 咳嗽或痰黏:肺熱或肺陰虛所致。
- 鼻乾咽燥:肺陰不足,津液不能上承。
治法與方藥
治療以「清肺澀精」為原則,根據證型配伍:
-
肺熱型
- 主方:瀉白散(桑白皮、地骨皮、甘草、粳米)合封髓丹(黃柏、砂仁、甘草)。
- 加減:若熱盛加黃芩、知母;咳甚加杏仁、枇杷葉。
-
肺氣虛型
- 主方:補肺湯(人參、黃耆、熟地、五味子、紫菀、桑白皮)加龍骨、牡蠣以固精。
-
肺陰虛型
- 主方:百合固金湯(生地、熟地、麥冬、百合、芍藥、當歸、貝母、玄參、桔梗、甘草)加芡實、金櫻子。
相關理論延伸
肺遺屬「五臟遺精」之一,與其他臟腑遺精機理相通。如《黃帝內經》提及「五臟主藏精」,肺氣失調可能透過「金不生水」(肺腎陰虛)或「火剋金」(心火刑肺)等五行關係間接致病。此外,肺與大腸相表裏,臨床亦需考慮腸道積熱上熏於肺的影響。
此證需與「心遺」「肝遺」等鑑別,關鍵在於是否具備肺系症狀,以及脈象(如右寸脈浮數或虛弱)的佐證。歷代醫家對肺遺論述較少,多從整體調理肺腎關係入手,體現中醫「整體辨證」之特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