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肺邪脅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肺邪脅痛

肺邪脅痛,中醫病名。指肺受病邪引起的脅痛。見《症因脈治·脅痛論》。因寒邪襲肺,水飲內停,或邪熱灼肺,肺絡受傷所致。證見惡寒發熱,咳嗽氣喘多痰,脅肋刺痛,或咳引脅痛。屬寒者,兼見咳吐稀涎痰沫,脈弦緊。治宜散寒蠲飲,用小青龍湯。屬熱者,兼見咯痰腥臭,面赤,脈數,治宜清肺滌痰,用瀉青各半湯或瀉白散加味,並針刺少商穴出血。

《症因脈治·脅痛論》曰:「脅痛者,肺之病也。肺主氣,其脈貫心,故脅痛則心痛,脅痛則氣逆,脅痛則咳嗽,脅痛則喘息,脅痛則痰多,脅痛則胸滿,脅痛則吐血。」

肺邪脅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

  • 胸脅部疼痛,疼痛性質多為刺痛、灼痛,可放射至肩背部,疼痛程度可輕可重,可伴有咳嗽、氣喘、痰多等症狀。
  • 舌質淡紅,苔薄白,脈弦緊。
  • 若屬寒邪所致,則兼見惡寒發熱、咳吐稀涎痰沫;若屬熱邪所致,則兼見咯痰腥臭、面赤、脈數。

肺邪脅痛的治療,應根據寒熱虛實的不同,辨證施治。

  • 若屬寒邪所致,宜散寒蠲飲,可用小青龍湯。
  • 若屬熱邪所致,宜清肺滌痰,可用瀉青各半湯或瀉白散加味。
  • 若屬虛寒所致,宜溫肺散寒,可用附子理中湯。
  • 若屬虛熱所致,宜清肺涼血,可用清肺湯。

肺邪脅痛的預後,一般良好。但若治療不當,或病情遷延不愈,可導致肺部感染、肺結核等嚴重疾病。因此,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,並注意休息、保暖,避免受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