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肺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肺癇,又稱肺風,是一種以發作時面白吐沫,腹脹,聲如牛吼或雞鳴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。

《備急千金要方》卷五記載:「肺癇,面白吐沫,腹脹,牛吼。」

《醫學入門.癇》:「肺癇,面白吐沫,腹脹,牛吼。」

《景岳全書》卷四十一:「面如枯骨,目白反視,驚跳反折,搖頭吐沫,其聲如雞者曰肺癇。」

《醫林繩墨》卷六則認為癇症因憂悲太重,痰涎入肺而發。其證聲嘶啼泣,施運顛倒,目睛上瞪,惡寒拘急,氣下則蘇。

肺癇的病因病機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肺主氣,肺氣虛弱,不能肅降,痰涎上泛,壅塞於肺,導致肺癇發作。
  2. 肺主皮毛,肺氣虛弱,不能固表,外邪侵襲,內外合邪,導致肺癇發作。
  3. 情志不遂,憂思過度,肝氣鬱結,橫逆犯肺,導致肺癇發作。

肺癇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發作時面白吐沫,腹脹,聲如牛吼或雞鳴。
  2. 面色蒼白,目光呆滯,神志不清。
  3. 四肢抽搐,肌肉僵硬。
  4. 呼吸急促,心跳加快。
  5. 大小便失禁。

肺癇的治療,主要以扶正祛邪、宣肺化痰、熄風止痙為原則。

可選用以下中藥:

  1. 麻黃、杏仁、白果、天竺黃、川貝母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等,具有宣肺化痰、止咳平喘的功效。
  2. 僵蠶、全蠍、蜈蚣、地龍、白花蛇舌草、鉤藤、天麻、石菖蒲、鬱金、丹參等,具有熄風止痙、平肝潛陽的功效。

肺癇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2. 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油膩、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  3. 加強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  4. 定期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