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肺為嬌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肺為嬌臟

在中醫學理論中,肺被稱為「嬌臟」,意指其質地嬌嫩,易受外邪侵襲而致病。肺位居上焦,為五臟六腑之華蓋,主司呼吸,與外界直接相通,故外感六淫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之邪,常由口鼻或皮毛而入,首當其衝犯肺。

肺屬金,性喜潤而惡燥,其生理特性為「清虛之體」,意指肺臟需保持清淨通暢,方能正常宣發肅降。肺主氣,司呼吸,外合皮毛,開竅於鼻,與自然界之氣密切相關。由於肺葉嬌嫩,不耐寒熱,稍受外邪干擾,便易出現咳嗽、氣喘、鼻塞等症狀,故《醫學入門》有云:「肺為嬌臟,畏寒畏熱。」

此外,肺與衛氣密切相關,主一身之表,負責防禦外邪。若肺氣虛弱,衛外不固,則易反覆感冒,或引發過敏性疾病。同時,肺為水之上源,通調水道,若肺失宣降,亦可影響水液代謝,導致水腫或痰飲內生。

綜觀之,「肺為嬌臟」一詞,不僅強調肺臟的生理脆弱性,亦反映其在人體防禦系統中的關鍵地位。中醫臨床治療肺系疾病時,常注重保護肺氣,避免過寒過熱,並強調調理肺臟以維持整體氣機的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