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肺死臟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肺死臟
肺死臟是指肺的真臟脈象。浮取虛,按之如蔥管中空,軟而無根。表明肺臟真氣已絕,預後不佳。
《金匱要略.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》:「肺死臟,浮之虛,按之弱如蔥葉,下無根者,死。」
肺死臟的臨床表現為:
- 咳嗽、氣喘、胸悶、胸痛
- 呼吸困難、喘息
- 面色蒼白、唇甲青紫
- 四肢冰冷、脈搏細弱
- 精神萎靡、食欲不振
- 大便溏薄、小便清長
肺死臟的治療以扶正固本、益氣固肺為主。可用人參、黃芪、白朮、甘草等中藥材製成湯劑或丸劑服用。
肺死臟的預後不佳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死亡。因此,如果出現肺死臟的症狀,應立即到醫院就診。
肺死臟的預防
肺死臟的預防方法包括:
- 戒菸限酒
- 避免接觸粉塵、煙霧等有害物質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
-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
-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精神刺激
如果有肺部疾病,應積極治療,以免病情加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