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肺手太陰經病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肺手太陰經病證
肺手太陰經病證,乃指手太陰肺經氣血運行異常所引發之諸般病候。此經起於中焦,下絡大腸,上行屬肺,循喉嚨而出缺盆,其病證可分為「是動病」與「所生病」兩大類,源於《靈樞·經脈》所載,後世醫家復加以補充闡釋。
一、經文所述病候
-
是動病
為經氣變動所生之證,多因外邪侵襲或經氣逆亂所致。症見:- 肺脹滿:胸膈膨悶,氣息不暢。
- 喘咳:氣逆而咳,呼吸急促,甚則張口抬肩。
- 缺盆中痛:鎖骨上窩處疼痛,乃經氣壅滯之象。
- 臂厥:重症者兩手交叉於胸前,神識昏蒙,此因氣血逆亂,不達四末。
-
所生病
為肺臟本臟及其經脈所主之病,症見:- 咳喘上氣:肺失宣降,氣機上逆。
- 煩心胸滿:肺氣鬱結,化熱擾心。
- 臑臂內前廉痛厥:經脈所過之處氣血不通,致上肢內側前緣疼痛或厥冷。
- 掌中熱:肺陰不足,虛熱內生,循經下擾。
二、虛實辨證
-
氣盛有餘(實證)
- 肩背痛:邪壅經絡,氣血阻滯。
- 風寒表證:肺主皮毛,外邪襲表則見惡寒發熱、汗出。
- 小便數而欠:肺為水之上源,通調失職則溲頻而量少。
-
氣虛不足(虛證)
- 肩背痛寒:陽氣不運,經脈失溫。
- 少氣不足以息:肺氣虛弱,呼吸乏力。
- 溺色變:氣虛及陰,津液不化,小便混濁。
三、相關擴展病證
肺手太陰經異常,尚可引發多種變證,如:
- 肺痺:風寒濕邪閉肺,症見胸悶、咳逆。
- 肺中風:風熱犯肺,痰壅氣促。
- 肺癰:熱毒瘀結,咳唾膿血。
- 息積:肺氣久滯,胸脅痞滿。
- 吐血、漏汗:氣不攝血或衛陽不固所致。
四、脈診與病機
《脈經》云:「肺氣虛則鼻息利少氣,實則喘喝胸憑仰息。」
- 虛證:脈浮弱,鼻息微弱,語聲低怯。
- 實證:脈浮數或滑實,喘促聲粗,胸脅脹滿。
此類病證,總以肺氣宣降失常為本,或虛或實,或兼他經同病,臨證須詳辨經絡與臟腑之關聯,方能切中病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