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肺絕喉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肺絕喉閉

肺絕喉閉為中醫危急重症之一,屬喉閉範疇,多見於久病虛損或肺氣衰竭之患者。其病機主要因肺氣將絕,津液失布,痰濁壅滯於咽喉,致氣道閉塞,聲息受阻。

病因病機
肺主氣,司呼吸,開竅於鼻,咽喉為肺之門戶。若久病耗傷肺氣,或重證導致肺氣衰微,則宣降失職,津液凝而為痰,痰氣交阻於咽喉,遂成喉閉之證。此證常見於肺癆、喘證後期,或熱病傷陰耗氣之際,屬「本虛標實」之候。

臨床表現
患者可見氣息微弱,喉中痰鳴如鼾,聲低而黏滯,呼吸困難,面色蒼白或青紫,脈象浮而微細無力。此因肺氣欲絕,無力鼓動血脈,痰阻氣道,故見脈浮而散、聲如拽鋸。《馮氏錦囊秘錄》指出:「其聲如鼾,有如痰在喉中響者」,即描述此痰氣壅塞之象。

治法與方藥
治療當急扶肺氣,豁痰開閉。因肺氣垂絕,需以大補元氣之品救其本,佐以化痰通竅之藥治其標。

  1. 獨參湯:重用野山參大補肺脾之氣,固脫復脈,為急救首選。
  2. 參附湯加減:若兼陽氣衰微,可加附子回陽救逆。
  3. 竹瀝薑汁:痰涎壅盛者,以鮮竹瀝清熱滌痰,佐薑汁辛散開閉,助痰液排出。

辨證要點
此證需與實熱喉閉(如風熱壅肺或火毒上攻)鑑別。實證多見咽喉腫痛、聲高氣粗、脈洪數;肺絕喉閉則以氣虛痰阻為特徵,聲低息微,脈微細,病勢危殆。

古籍論述
除《馮氏錦囊秘錄》外,《醫宗金鑒》亦提及「喉閉」有虛實之分,肺絕屬「虛閉」,強調「氣虛則麻痺,津聚則成痰」,治法當以扶正為先,不可妄用苦寒攻伐。

此證預後凶險,需及時辨識,用藥貴在迅速,以挽垂絕之肺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