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肺黃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肺黃,病名。三十六種黃之一。
《太平聖惠方》卷五十五:「肺黃者,眼目白色,頭面微腫,鼻衄不止,多涕憎寒,遍身生赤粟子,壯熱,腹脹胸滿,上氣。若粟子紫黑色及腫者,難治。」治用栝樓散,及瓜蒂末搐鼻出黃水等法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一:「肺黃,口乾舌縮,目赤鼻出血……煩渴欲得飲水,及大便不利。」治用消渴湯等。
參見黃疸有關各條。
肺黃,又名肺疸、肺黃疸。是指由於肺部疾患,或肺部感染,或肺部結核,或肺部腫瘤,或肺部寄生蟲病,或肺部外傷,或肺部手術,或肺部放射治療,或肺部化學治療,或肺部藥物治療等,引起肺部功能障礙,導致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升高,出現黃疸的一種病症。
肺黃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
(1)皮膚、黏膜、鞏膜、尿液、糞便等都呈現黃色。
(2)全身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痛、腹瀉、便秘等消化道症狀。
(3)發熱、咳嗽、咳痰、胸悶、胸痛、氣短、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。
(4)頭痛、頭暈、耳鳴、耳聾、視力模糊、眼痛、眼乾、眼疲勞等神經系統症狀。
(5)腰酸背痛、四肢酸痛、關節疼痛、肌肉疼痛等骨骼肌肉系統症狀。
(6)心悸、心慌、胸悶、胸痛、心律不齊等心血管系統症狀。
(7)失眠、多夢、易怒、焦慮、抑鬱、健忘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狀。
肺黃的治療,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,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辨證施治,選用不同的中藥方劑進行治療。
常用的中藥方劑有:
(1)栝樓散:主要成分為栝樓、白礬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梔子、大黃、芒硝、甘草。具有清熱解毒、利濕退黃的功效。適用於肺黃、黃疸、小便不利、水腫等症。
(2)消渴湯:主要成分為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梔子、大黃、芒硝、甘草。具有清熱解毒、利濕退黃的功效。適用於肺黃、黃疸、小便不利、水腫等症。
(3)茵陳蒿湯:主要成分為茵陳蒿、大黃、梔子、黃芩、白礬、甘草。具有清熱解毒、利濕退黃的功效。適用於肺黃、黃疸、小便不利、水腫等症。
(4)龍膽瀉肝湯:主要成分為龍膽草、黃芩、梔子、澤瀉、木通、大黃、芒硝、甘草。具有清熱利濕、瀉肝膽火的功效。適用於肺黃、黃疸、小便不利、水腫等症。
(5)大柴胡湯:主要成分為柴胡、黃芩、半夏、生薑、大棗、枳實、芍藥、大黃、芒硝。具有疏肝解郁、和胃降逆、清熱燥濕的功效。適用於肺黃、黃疸、小便不利、水腫等症。
(6)小柴胡湯:主要成分為柴胡、黃芩、半夏、生薑、大棗、甘草。具有疏肝解郁、和胃降逆、清熱燥濕的功效。適用於肺黃、黃疸、小便不利、水腫等症。
肺黃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(1)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戒酒,避免熬夜,勞逸結合,增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