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肥胖不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肥胖不孕
肥胖不孕為不孕症之一型,首見於《傅青主女科·種子篇》。其病因多與婦人素體豐腴,加之飲食不節,過嗜膏粱厚味,以致痰濕內蘊,阻滯衝任二脈及胞宮,或因體脂壅盛,直接窒塞胞脈,使胞宮氣血失於暢達,難以攝精成孕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肥胖不孕主要與「痰濕內阻」及「脾虛失運」相關。脾主運化水濕,若脾氣虛弱,則水穀精微不得正常輸布,反聚為痰濕。痰濕下注衝任,胞宮氣機受阻,難以容受精氣;此外,痰濕蘊久亦可化熱,進一步擾亂胞宮環境。傅青主指出:「婦人有身體肥胖,痰涎甚多,不能受孕者,人以為氣虛之故,誰知是濕盛之故乎!」強調痰濕為本病關鍵。
臨床表現
患者多見形體肥胖,肌肉鬆軟,面色晄白,常感倦怠乏力,胸悶心悸,動則氣短,白帶量多且質地黏稠,或伴月經後期、經量稀少、經色淡黯。舌體胖大,邊有齒痕,舌苔白膩,脈多濡滑或沉滑。
治法與方藥
治療以「健脾燥濕、化痰調衝」為原則,常用方劑如下:
- 啟宮丸:出自《傅青主女科》,專治痰濕壅滯之不孕。方中蒼朮、香附燥濕行氣,茯苓、陳皮健脾化痰,神麴消積導滯,川芎活血調經,共奏化痰通絡之效。
- 蒼朮導痰丸:適用於痰濕偏盛者,以蒼朮、半夏、南星燥濕化痰,配合枳實、陳皮理氣化痰,茯苓健脾滲濕,佐以生薑溫中止嘔,使痰濕得化,胞脈通暢。
若兼見氣虛明顯,可加黃耆、白朮益氣健脾;若痰濕化熱,帶下黃稠,可加黃柏、梔子清熱燥濕;若血瘀徵象顯著,經行不暢,則酌加丹參、益母草活血調經。
辨證要點
本病需與「腎虛不孕」、「肝鬱不孕」等證型鑑別。腎虛者多伴腰膝痠軟、月經量少色淡;肝鬱者常見經前乳脹、情緒波動。而肥胖不孕特徵在於形盛痰多,且病程纏綿,治療需耐心調理脾腎,以恢復衝任氣血之平衡。
此病反映了中醫「肥人多痰濕」之理論,強調體質與飲食習慣對生殖功能的影響,臨床需結合四診,細辨痰濕之兼夾,方能對證施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