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飛竈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飛竈丹 (又名飛竈丹毒) 飛竈丹是小兒丹毒的一種,主要發生在頭頂部,症狀包括頭頂部皮膚紅腫、熱痛,並有膿水滲出。治療方法包括使用蔥白搗汁調芨柏散塗患處。

飛竈丹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,一般認為與小兒體質虛弱、外感風熱邪毒有關。小兒體質嬌嫩,抵抗力較弱,若外感風熱邪毒侵襲頭部,阻遏營血,可導致飛竈丹的發生。此外,若小兒平素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或貪食生冷,或不注意衛生,也可能導致飛竈丹的發生。

飛竈丹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頭頂部皮膚紅腫、熱痛和膿水滲出。患兒常常煩躁不安,哭鬧不止,食慾不振,大便乾燥。在嚴重的情況下,患兒可能出現高熱、神志不清、抽搐等症狀。

飛竈丹的治療主要包括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常用方藥有黃連解毒湯、牛黃清心丸等。此外,還可配合外用藥物如蔥白搗汁調芨柏散塗患處,以促進膿液排出,加速炎症消退。

預防飛竈丹的方法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小兒的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2. 保持居室通風、乾燥,避免小兒受風寒感染。
  3. 增強小兒體質,提高抵抗力。
  4. 一旦發現小兒有頭頂部皮膚紅腫、熱痛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

飛竈丹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皮膚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小兒的健康,一旦發現異常,應及早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