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飛蠅散亂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飛蠅散亂
證名:
飛蠅散亂,又稱「蠅影飛越」,首載於《銀海精微》。此證特徵為眼外觀無明顯異常,然患者自覺眼前有黑影浮動,狀如蚊蠅飛舞,或似雲霧繚繞,影響視覺清晰度。此證常見於「雲霧移睛」(玻璃體混濁)、「能近怯遠」(近視)等眼疾,屬中醫「目疾」範疇。
病因病機:
中醫認為,此證多與肝、腎、脾三臟功能失調相關:
- 肝腎陰虛:肝開竅於目,腎藏精,若肝腎陰虧,精血不足,目失所養,則虛火內生,灼傷神膏(玻璃體),致濁物凝結而成黑影。
- 氣血瘀滯:情志不暢或外傷導致氣滯血瘀,目絡不通,濁邪積聚於玻璃體內。
- 脾虛濕泛: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上泛於目,濕濁凝聚而現飛蠅之象。
辨證分型與治法:
-
肝腎陰虛型:
- 主證:飛蠅散亂伴頭暈耳鳴、腰膝酸軟、舌紅少苔。
- 治法:滋補肝腎。
- 方藥:杞菊地黃丸加減,或駐景丸(《銀海精微》方:楮實子、枸杞、人參等)。
-
氣血瘀滯型:
- 主證:黑影固定不移,或有眼周刺痛,舌暗有瘀斑。
- 治法:活血化瘀。
- 方藥:血府逐瘀湯合桃紅四物湯。
-
脾虛濕濁型:
- 主證:黑影如霧,頭重體倦,舌淡苔白膩。
- 治法:健脾化濕。
- 方藥:參苓白朮散加車前子、茺蔚子。
古籍佐證:
《證治準繩·七竅門》提及:「神膏混濁,見黑花茫茫,此乃肝腎虧虛,或痰火鬱結所致。」《目經大成》亦載:「蠅翅黑花,虛者多責之肝腎,實者多因痰火。」
針灸療法:
可配合針刺睛明、球後、肝俞、腎俞等穴,以調和氣血、滋養目絡。
此證需細審病因,結合全身證候辨治,方可收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