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飛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飛陽
別名:飛揚
出處:《針灸甲乙經》
釋義:飛陽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之一,位於人體的足背外側,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方,當拇長伸肌腱的外側緣處。飛陽穴具有疏通經絡、調理氣血、緩解疼痛的功效,主治目赤腫痛、耳聾、鼻塞、牙痛、頭痛、肩背痛、手臂麻木、足背痛等症狀。
針刺方法:飛陽穴可以直刺0.5-0.8寸,也可以斜刺或平刺0.3-0.5寸,針刺時應注意避開足背動脈。飛陽穴的艾灸方法是用艾條懸灸或雀啄灸,每次灸10-15分鐘,每周灸2-3次。
注意事項:飛陽穴不宜過度刺激,以免引起頭暈、目眩等不良反應。飛陽穴附近有足背動脈,針刺時應注意避開。
古籍記載
《針灸甲乙經》:飛陽,在足陽明,第一跖骨基底前,當拇長伸肌腱外側。
《千金翼方》:飛陽主目赤腫痛,耳聾,鼻塞,牙痛,頭痛,肩背痛,手臂麻木,足背痛。
《針灸大成》:飛陽,主目赤腫痛,耳聾,鼻塞,牙痛,頭痛,肩背痛,手臂麻木,足背痛。
《針灸集成》:飛陽,主目赤腫痛,耳聾,鼻塞,牙痛,頭痛,肩背痛,手臂麻木,足背痛。
現代研究
現代研究表明,飛陽穴具有鎮痛、抗炎、抗菌、抗氧化、降血糖、降血脂、調節免疫等作用。
臨床應用
飛陽穴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目赤腫痛、耳聾、鼻塞、牙痛、頭痛、肩背痛、手臂麻木、足背痛等症狀。此外,飛陽穴還可以用於治療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冠心病、神經性耳聾、慢性鼻炎、肩周炎、腕管綜合徵等疾病。
總結
飛陽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之一,具有疏通經絡、調理氣血、緩解疼痛的功效。飛陽穴可以用於治療目赤腫痛、耳聾、鼻塞、牙痛、頭痛、肩背痛、手臂麻木、足背痛等症狀。此外,飛陽穴還可以用於治療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冠心病、神經性耳聾、慢性鼻炎、肩周炎、腕管綜合徵等疾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