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房勞咳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房勞咳嗽
病證名,屬勞複證之一,指傷寒或溫熱病癒後,因氣血未復,過早行房,導致正氣耗損、外邪乘虛內侵而引發的咳嗽及相關證候。此證又稱「女勞複」或「色複」,源於中醫對「房勞傷腎」的理論認識,認為腎精虧虛會影響肺氣宣降,進而誘發咳嗽。
病因病機
- 氣血未充:溫熱病或傷寒初愈,餘邪未清,氣血津液尚未恢復,此時房事過度,易耗傷腎精。
- 腎虛及肺:腎為氣之根,主納氣;肺為氣之主,主宣發肅降。房勞傷腎後,腎不納氣,虛火上炎,灼傷肺絡,或肺失濡養,氣逆而咳。
- 外邪內陷:正氣虛弱時,殘留之邪氣或新感外邪趁虛內犯,與內傷相合,加重病情。
臨床表現
- 主證:咳嗽頻作,痰少或黏稠,咳時牽引胸脅隱痛,或見痰中帶血。
- 兼證:
- 腎精虧虛:腰膝酸軟、頭暈耳鳴、潮熱盜汗。
- 虛火上炎:咽乾口燥、顴紅、五心煩熱。
- 外感殘邪:惡風微熱、鼻塞聲重。
- 危重徵兆:若見咳血不止、氣短喘促、脈細數無根,為陰竭陽脫之象,病情險惡。
辨證論治
-
陰虛火旺證
- 症狀:乾咳無痰,午後咳甚,腰膝酸軟,舌紅少苔,脈細數。
- 治法:滋陰降火,潤肺止咳。
- 方藥:六味地黃丸加減(如加麥冬、五味子、知母)。
-
肺腎兩虛證
- 症狀:咳聲低弱,動則氣促,畏寒肢冷,舌淡,脈沉弱。
- 治法:溫補肺腎,納氣平喘。
- 方藥:金匱腎氣丸合補肺湯加減。
-
外邪引動內傷證
- 症狀:咳嗽驟發,痰黃黏稠,兼惡寒發熱,脈浮數。
- 治法:疏風清熱,佐以固本。
- 方藥:參蘇飲加減(如加沙參、百合)。
外治法
- 熱熨法:若兼小腹冷痛,可用吳茱萸、食鹽炒熱外熨,溫通經脈。
此證以「虛」為本,治療需注重補益腎精、調和肺氣,同時避免過用辛散耗氣之品,以防進一步損傷正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