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方原庵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方原庵

方原庵,明代醫家,浙江錢塘(今杭州)人,出身醫學世家,其父方谷為當時醫官。方原庵自幼隨父習醫,常聆聽其父講解醫理,並勤於筆錄,後將所學與臨證心得匯編成《醫林繩墨》八卷。此書以《內經》及仲景學說為基礎,博採歷代醫家之論,並融入個人見解,內容涵蓋內科諸證,兼涉外科、婦科、兒科等,對後世中醫發展具有一定影響。

《醫林繩墨》之學術特色

  1. 宗法經典,兼收並蓄
    該書以《黃帝內經》為理論核心,並融合張仲景《傷寒雜病論》之辨證體系,同時參考金元四大家(劉完素、李杲、張從正、朱震亨)等學說,展現明代醫家對傳統理論的繼承與發揚。書中強調「辨證求因」,注重陰陽、表裏、寒熱、虛實八綱之運用,體現中醫整體觀與辨證論治精神。
  2. 內科為主,旁及各科

    • 內科:詳述傷寒、溫病、痰飲、虛損等常見病證,提出「調氣血、和陰陽」為治療大法,並載錄多首實用方劑,如針對氣滯血瘀之「越鞠丸」加減運用。
    • 外科:論及癰疽、瘡瘍等證,主張內外合治,內服湯藥配合外敷膏散。
    • 婦科:重視衝任二脈與肝腎關係,對月經不調、產後諸疾提出調理方案。
  3. 臨證經驗與創新
    方原庵於書中記錄其父方谷與自身臨床驗案,如以「補中益氣湯」治療中氣下陷所致之泄瀉,或結合地域特點,對江南濕熱病證提出化濕清熱之法,反映其因地制宜的診療思路。

學術影響

《醫林繩墨》因內容翔實、切合實用,明代以降屢被醫家引用,部分觀點更為後世醫著如《證治準繩》所收錄。書中對氣血理論與臟腑辨證的闡釋,亦為中醫基礎理論之深化提供參考。

方原庵承家學而廣涉百家,其著作不僅保留明代醫家之臨床精華,更展現中醫學術傳承與發展之脈絡,堪稱醫林重要文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