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方賢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方賢

方賢,清代醫家,江西婺源縣人,以瘍科(外科)見長,醫術精湛,尤擅治療瘡瘍癰疽等外科疾患。其醫德高尚,常施藥濟貧,深受當地百姓敬重。

方賢在醫學上的主要貢獻為輯錄《外科經驗方》一書,該書彙集其臨證心得與效驗方劑,內容涵蓋瘡瘍、腫毒、金瘡等外科常見病症的診治方法。書中所載方劑多具實用性,反映清代外科醫學的發展水準,對後世中醫外科學有一定影響。

在中醫理論中,外科疾患多與氣血失和、熱毒壅滯、經絡阻塞相關。方賢的治療思路應遵循中醫「辨證論治」原則,針對不同證型選用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托毒排膿等法。例如,癰疽初起屬熱毒熾盛者,當以清熱涼血為主;若久潰不斂,氣血虧虛,則需益氣生肌。其用藥可能涉及黃連、金銀花、當歸、黃芪等常見中藥,並結合外敷、膏藥等外治法,體現中醫「內外兼治」的特色。

方賢的醫學實踐,不僅反映清代外科醫家的臨床經驗,亦展現中醫外科重視局部與整體結合的治療理念,對研究中醫外科學史具有參考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