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方鑷子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方鑷子

方鑷子為傳統中醫眼科手術器械之一,載錄於《眼科菁華錄》。其形制以全鐵打造,結構堅固,主要用於輔助竹夾固定之操作。古代中醫施行眼科治療時,常以竹夾作為主要工具,然竹質器械易因濕氣或外力而鬆動,故需借助方鑷子緊固竹夾,確保施術過程之穩定性。

此器械之設計,體現中醫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的治療哲學。眼科手術講究精細,尤其針對胞瞼(眼瞼)、白睛(結膜)等部位之疾,如針眼(麥粒腫)、倒睫等,需以器械輔助定位或排除異物。方鑷子不僅能固定竹夾,其鐵質特性亦便於高溫消毒,符合中醫對「祛邪防染」的重視,與《黃帝內經》中「毒藥攻邪,五穀為養」的治療原則相呼應。

此外,方鑷子的應用亦反映古代中醫對材料學的考究。鐵器相較於竹木更耐腐蝕,且便於調整施力,適合長時間操作。此類器械的演進,與中醫外科發展密切相關,尤其是金元時期醫家對手術工具的改良,如《世醫得效方》中記載的鉤、剪、針等,皆強調器械需「剛柔相濟」,方鑷子即屬此類實踐之一。

在現代中醫器械中,方鑷子雖已少見,然其歷史意義仍值得探究,不僅作為古代眼科技術的實物見證,亦展現中醫結合工藝與醫理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