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方開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方開與《延年九轉法》探微

方開,清代新安(今屬安徽)醫家,精研導引養生之術,尤以《摩腹運氣圖考》聞名。該書後經他人增補圖說,更名為《延年九轉法》一卷,系統闡述腹部導引之術,強調透過揉腹運氣調和陰陽、激發臟腑生機,進而達到祛病延年之效。

導引術與中醫理論之結合

方開所傳導引法,根植於中醫「氣化論」與「經絡學說」。其核心在於以手法導引內氣運行,認為「腹為五臟六腑之宮城」,透過摩腹可刺激任脈、帶脈及腹部要穴(如中脘、神闕、關元),調動脾胃之氣,疏瀹三焦。書中九轉之法,暗合《黃帝內經》「升降出入」之理,透過螺旋式揉按,使清陽上升、濁陰下降,從而「通上下,理內外」,改善氣機壅滯所致之痞滿、便秘、食積等症。

《延年九轉法》操作精要

  1. 運氣為本:強調「意隨氣行」,揉腹時需配合呼吸吐納,以意引氣,使手法與內氣相合。
  2. 九轉次第:從心窩至小腹分區揉按,順逆交替,每區各九轉,暗合「陽數」以助生發之機。
  3. 動靜相兼:動作柔緩連貫,如「太極運化」,避免蠻力,重在激發經氣自調之能。

學術價值與臨床啟發

方開之術,體現中醫「治未病」思想,將導引從養生延伸至療疾。現代研究亦證實,規律摩腹可促進腸蠕動、調節自律神經,與中醫「腹診」理論相呼應。其法不僅適用於虛損調理,對肝鬱氣滯、痰濕內阻等實證亦有疏瀹之效,展現導引作為「內藥」的獨特優勢。

方開之學,承襲《諸病源候論》導引精髓,並創新手法體系,為清代導引文獻中具實用價值之作,亦為當代中醫非藥物療法提供重要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