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範汪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範汪(約308-372年),字玄平,又稱範東陽,是東晉時期的醫家。他出生於南陽順陽(今河南內鄉),並曾擔任東陽太守一職。在任期間,他在郡內興建了一所大學,並實行了一系列的惠政。晚年,他隱居在吳都,專注於醫術,以拯救人們為己任。他擅長醫藥,對於任何有病的人,不論貴賤,都會給予治療,並且治癒的案例非常多。他撰寫了一部名為《範汪方》(又作《範東陽方》、《範東陽雜藥方》)的醫學書籍,共有一百七十多卷,但現在已經遺失了。然而,這些遺失的文獻在《外臺祕要》、《醫心方》等書中有散見。《範汪方》是在唐朝之前研究傷寒症治療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醫學方書,同時在外科治療方面也有一定的水平,並且收集了當時民間單純驗證的醫療方案。因此,陶弘景稱其書為「審慎評估並廣泛應用,經常能獲得效果」。

範汪的醫學思想主要體現在《範汪方》中。他認為,醫學的基礎是要以「精誠」為前提,只有「精於醫術,誠於治病」,纔能夠取得治癒病人的功效,拯救更多的人。他還提出了治療疾病的原則,即「治病必先察其因,因去則病自愈」。他強調要從病因入手,辨證施治。在治療方法上,他主張在緊急情況下應該治療症狀,而在緩慢情況下則應該治療根本原因。此外,他還提出了四種主要治療方法,即汗療法、吐療法、下療法和和療法。在用藥方面,他主張根據病情的寒熱來選擇藥物,並且提出了「寒者熱之,熱者寒之」的用藥原則。

範汪的醫學思想對後世的醫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他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醫家,也是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