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飯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飯醉

飯醉,又稱食後昏困,是指飯後出現昏倦欲睡的症狀。在《雜病源流犀燭·不寐多寐源流》中有這樣的描述:「吃完飯後,感到睏倦想要躺下休息,這是因為脾胃虛弱,無法承受食物的壓力,民間稱之為飯醉。」

飯醉的主要病因是脾胃虛弱、飲食過量和消化不良。脾胃是人體主要的消化、吸收和運輸器官,脾胃虛弱會導致消化功能下降,食物停留在胃腸中的時間過長,產生大量的熱氣,這些熱氣會干擾正常的睡眠。此外,飲食過量也會加重脾胃的負擔,導致消化不良,進而引發飯醉。

飯醉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飯後昏倦欲睡、頭暈、乏力、食慾不振和大便稀薄等症狀。

治療飯醉的方法主要是健脾消食,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入山楂、神曲和麥芽等藥物。

預防飯醉的方法主要是飲食有節制,不暴飲暴食,不過量攝取生冷油膩的食物。飯後可以進行適當的散步,促進消化。

飯醉的古籍記載

以下是一些古代醫學典籍中對於飯醉的記載:

《雜病源流犀燭·不寐多寐源流》中記載:「吃完飯後,感到睏倦想要躺下休息,脾胃虛弱,無法承受食物的壓力,民間稱之為飯醉。」

《醫學入門·食積》中記載:「飯醉指的是食後出現昏倦欲睡的症狀,由於脾胃虛弱,無法承受食物的壓力所致。治療方法是健脾消食,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入山楂、神曲和麥芽等藥物。」

《醫宗金鑒·雜病心法要訣·食積》中記載:「飯醉是指食後出現昏倦欲睡的症狀,由於脾胃虛弱,無法承受食物的壓力所致。治療方法是健脾消食,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入山楂、神曲和麥芽等藥物。」

《中醫學大辭典》中記載:「飯醉,又稱食後昏困,是指飯後出現昏倦欲睡的病症。多因飲食過量或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所引起。症狀表現為飯後出現睏倦欲睡、頭暈、乏力、食慾不振和大便稀薄。治療方法主要是健脾消食,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入山楂、神曲和麥芽等藥物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