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瘰歷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瘰歷是中醫名詞,指頸部淋巴結結核。又名「歷子頸」、「頸歷」,或「鼠瘡」。小者為「瘰」,大者為「歷」。多發於頸項及耳的前後,病變可限於一側,也可兩側同時發生,也有延及頷下,胸鎖乳突肌前後和臟下等處的。以其形狀纍纍如珠,歷歷可數,故名。

病因肺腎陰虛,虛火內灼成痰,痰火結於頸項所致。多見於體弱的兒童。臨床表現:初起一個或數個大小如豆粒的結塊,以後漸大。其數增多,連接三,五個,甚至十餘個。皮色不變,按之堅硬,推之能動,不作寒熱,也不覺痛,日久微覺疼痛,結塊互相粘連成片,其塊按之不動;將潰時皮色漸紅,質地較軟,破潰後膿稀薄如痰,或如豆汁,久不收口,可形成竇道或瘺管,故又名「鼠瘺」。由於病因,部位不同,有「痰瘰」,「濕瘰」,「氣歷」,「筋歷」等名稱。

瘰歷的治療以清熱解毒,化痰散結為主。可用魚腥草、蒲公英、金銀花等清熱解毒的中藥煎水服用,或用中醫外敷療法,如生大黃、黃柏冰片等外敷患處,以達到清熱解毒、化痰散結的目的。

瘰歷的預防應注意增強體質,避免受涼,飲食宜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如果發現有瘰歷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

瘰歷的古籍記載如下:

《靈樞·寒熱篇》:「瘰歷者,頸項及耳前後,結核連屬,皮色不變,按之堅硬,推之能動,不作寒熱,亦不覺痛,日久微覺疼痛,結塊互相粘連成片,其塊按之不動,將潰時皮色漸紅,質地較軟,破潰後膿稀薄如痰,或如豆汁,久不收口,可形成竇道或瘺管,故又名『鼠瘺』。」

外科正宗》:「瘰歷者,頸項及耳前後,結核連屬,皮色不變,按之堅硬,推之能動,不作寒熱,亦不覺痛,日久微覺疼痛,結塊互相粘連成片,其塊按之不動,將潰時皮色漸紅,質地較軟,破潰後膿稀薄如痰,或如豆汁,久不收口,可形成竇道或瘺管,故又名『鼠瘺』。」

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:「瘰歷者,頸項及耳前後,結核連屬,皮色不變,按之堅硬,推之能動,不作寒熱,亦不覺痛,日久微覺疼痛,結塊互相粘連成片,其塊按之不動,將潰時皮色漸紅,質地較軟,破潰後膿稀薄如痰,或如豆汁,久不收口,可形成竇道或瘺管,故又名『鼠瘺』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