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反發熱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反發熱,中醫名詞,證名。指病本不應發熱而見發熱的症狀。《傷寒論.辨少陰病脈證並治》:「少陰病,始得之,反發熱,脈沉者,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。」「少陰病,吐利,手足不逆冷,反發熱者,不死,脈不至者,灸少陰七壯。」
反發熱的病因病機,多由於正氣虛弱,寒邪內盛,陽氣不振,不能溫煦肌表,以致寒邪外越,發為發熱。臨床上多見於少陰病、陽虛外感等病證。
反發熱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發熱、惡寒、無汗、口渴、脈沉細等。
反發熱的治療,以溫陽散寒為主。常用方藥有麻黃附子細辛湯、四逆湯、真武湯等。
反發熱的預後,一般較好。但若病情嚴重,治療不當,則可導致嚴重後果。
反發熱的飲食調養,應以溫補脾腎、扶助正氣為主。可多食用溫熱性食物,如羊肉、牛肉、雞肉、狗肉、魚肉、豆類、蔬菜等。忌食生冷、寒涼、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反發熱的注意事項,應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避免受寒。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反發熱的中醫名詞解釋,以上內容僅供參考,具體治療應根據醫生診斷為準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