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去宛陳莝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去宛陳莝是中醫名詞,指去除鬱結已久的水液廢物。
莝(音「錯」),語出《素問.湯液醪(音「勞」)醴論》。宛,通鬱,即鬱結。陳莝是陳舊鍘碎的草。「去宛陳莝」,就是去掉堆積的陳草,在人體是指去除鬱結已久的水液廢物,即使用甘遂、牽牛等的逐水法。
《素問.湯液醪醴論》原文如下:
「夫水液之聚,其氣則鬱,其味則醪,其色則醴,其臭則莝,其病則腫,其治則逐。逐者,甘遂、牽牛之屬也。」
這段話的意思是,水液聚集在體內,會導致氣機鬱結,水液變得混濁,顏色發黑,氣味發臭,形成腫脹。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是使用甘遂、牽牛等逐水藥。
甘遂和牽牛都是具有強烈瀉下作用的中藥,可以有效地清除體內的積水。但是,由於它們的副作用較大,不宜長期服用。因此,在使用甘遂、牽牛等逐水藥時,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。
去宛陳莝是中醫治療水腫、腹脹、便秘等疾病的常用方法。但是,由於逐水藥的副作用較大,不宜長期服用。因此,在使用甘遂、牽牛等逐水藥時,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