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翻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翻花

病名

  1. 外陰部異物突出
    指女性外陰部有異物翻出或挺出,狀如陰莖,或陰戶外翻難以復位,稱為「翻花」。此症多因氣虛下陷、衝任失調所致。楊誌一《婦科經驗良方》記載:「陰戶忽然有物挺出,如陰莖然;或陰戶翻出不能轉動者,名曰翻花。」治療上以補益中氣為主,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,以升提氣機、固攝下元。
  2. 產後陰戶燥熱致翻花
    產後因陰血虧虛,玉門(外陰)失於濡養,燥熱鬱結,導致外陰翻出,稱為「產後翻花」。《衛生鴻寶》卷五提到:「產後玉門燥熱,遂成翻花。」治法以清熱潤燥、收斂固脫為主,可選用澤蘭葉煎湯熏洗,或加枯礬以增強收澀之效。若陰中出現腫物(如「陰中生筍」),則以川連清熱解毒,配合鹽水坐浴,以達消腫斂瘡之效。

中醫病機與辨證
翻花一症,與氣虛下陷陰血不足濕熱下注等病機相關。

  • 氣虛型:多見於體弱或產後婦女,症見外陰異物突出、倦怠乏力,治宜補中益氣。
  • 陰虛燥熱型:症見外陰乾燥灼熱、翻出紅腫,治宜養陰清熱,如知柏地黃丸加減。
  • 濕熱型:外陰腫痛、分泌物多,治宜清熱利濕,如龍膽瀉肝湯加減。

外治法
中醫重視內外兼治,外治常用:

  • 熏洗法:澤蘭葉、苦參、黃柏等煎湯熏洗,清熱斂瘡。
  • 坐浴法:川連、枯礬等配伍,解毒收澀。

翻花之症,需結合整體辨證,調理氣血陰陽,以恢復下焦氣機升降為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