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伐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伐肝是一種中醫的治療方法,用於抑制肝氣偏盛的情況。肝氣獨盛的症狀包括胸悶脅痛、急躁易怒、目眩和脈弦等,治療時應該選用柴胡疏肝散加減來疏通肝氣。而肝鬱脾虛的症狀則包括腹脹脅痛、厭食易怒、大便溏泄、四肢倦怠和脈弦等,治療時應該選用逍遙散加減來疏通肝氣並健脾。

柴胡疏肝散是《傷寒論》中的一方,由柴胡、白芍、枳實、大黃、甘草、生薑和大棗組成。其中,柴胡可以疏通肝氣,白芍則具有養血和柔肝的作用,而枳實則能理氣並寬胸,大黃可以通利大腸,甘草則能調和其他藥物。這方劑適用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、頭痛目眩、口苦咽乾、食慾不振和大便祕結等症狀。

逍遙散則出自《金匱要略》,由柴胡、白芍、當歸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生薑和大棗組成。這方中的柴胡可以疏通肝氣,白芍則具有養血和柔肝的作用,當歸則能補血和調和血氣,白朮可以健脾燥濕,茯苓則可利水滲濕,甘草則能調和其他藥物。逍遙散適用於肝鬱脾虛所致的胸脅脹痛、食慾不振、倦怠乏力和大便溏泄等症狀。

總結來說,伐肝是一種中醫中用來治療肝氣偏盛的方法。具體治療時,根據症狀的不同,可以選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遙散來調理肝氣,並疏通相應的經絡。這些方劑中的藥物組成都具有疏肝行氣、調和血氣、養血和健脾的作用,用於舒緩相應的症狀,恢復機體的平衡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