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發生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發生
在中醫理論中,「發生」為五運六氣學說之專有名詞,指木運太過之歲氣。《素問·五常政大論》云:「木曰發生。」此謂木氣旺盛,能宣發陽和生發之氣,促使萬物滋長繁榮。
理論內涵
- 五行與五運關係
木屬東方,應春令,主生發、條達。五運之中,木運主歲時,若逢「太過」之年(即天干逢壬,如壬寅、壬子等),則稱「發生」。此時木氣偏盛,天地之氣相應,生機勃發,草木早榮,人體肝氣亦易隨之亢奮。 - 氣候與物候特徵
發生之年,風氣流行,氣溫偏暖,降水增多。《素問·氣交變大論》提及:「歲木太過,風氣流行,脾土受邪。」自然界中植物生長迅速,但過度生發亦可能導致「秀而不實」,即生長有餘而結實不足。 - 對人體的影響
木氣通於肝,發生之年肝木之氣過旺,易克伐脾土。臨床可見眩暈、脅痛、煩躁等肝陽上亢之症,或脘腹脹滿、泄瀉等脾土受乘之候。《黃帝內經》強調「必先歲氣,無伐天和」,故調養需順應木氣特性,疏泄有度。
與其他術語的關聯
- 「委和」:與「發生」相對,為木運不及之年,生發之力弱,草木晚榮。
- 「赫曦」:火運太過之年,與「發生」同屬五運太過,但火主炎上,與木主升發特性有異。
歷代醫家闡釋
張介賓於《類經》中釋「發生」為「木氣盛則生氣彰」,強調其「宣散陽和」之功;清代葉天士則結合臨床,指出木運太過時需防「風勝則動」引發之內風病證。
此概念不僅反映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,亦為運氣理論中推演氣候、病機的重要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